重庆旅游规划公司完成4000个中心村村庄设计、10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建成一大批“浙派民居”建筑群落。屡获国际建筑大奖殊荣的王澍坦言,为村民设计农居并获得他们认可并不容易,因为这是在新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寻回乡村传统和意义的过程。
王澍在文村的3年,为将来的乡村规划探出了怎样的路径?11月中旬,在富阳召开的全省推进村庄规划暨农工作房设计落地现场会上,洞桥文村无疑是个最受瞩目的焦点。两叁百位来自省和各市县区的领导、专家、设计师都好奇地来到这里,不仅因为它是省住建厅和中国美院推出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项目,他们更想看看王澍究竟在村里“折腾”出了什么名堂。
王澍带着来访者穿梭在文村,对他们不无深情地絮叨:“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着相机,拍王澍,拍王澍设计的民居,拍王澍现场讲解他的作品。
在许多人的眼中,王澍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但更多人忘记了一个场景——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大家都关心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的建筑师接下去要做什么,王澍说,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乡村。
此话并非是王澍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2002年,王澍就和妻子陆文宇决定要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作为建筑师,城市化的大潮让他们企图转身回望被时间淹没但却不能被忘记的东西,2010年,两人在中国美院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调研的队伍,浙江农村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十多年对浙江乡村的观察和理解,让王澍这位出生于新疆的西北汉子有惊喜有遗憾:“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的建造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乡村,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王澍说,“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历史都没了,还有什么根基?”
王澍记得在2012年,他在富阳的村子里转悠时,遇到了洞桥镇大溪村的村支书王荣华。那时,王荣华正指挥着一辆铲车,拆除村里的一幢老屋。王澍激动地跑过去,大声喊停,陆文宇则一路跟着小跑,拦下了王荣华手中正在挥动的小旗子。
“要是不拆掉,老房子留着做什么用?”王荣华的一句反问倒是激发了王澍的信心,他拍了拍王荣华的肩膀:“你等等,我来想办法!”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着的作用,以其锐不可挡之势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据悉,重庆旅游规划公司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数,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为45万人,2013年,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人数为644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8.4%。2014年乡村旅游新增就业约20万人,新增收入400亿元,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可见,旅游业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
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到2020年,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使约1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的17%。8月18日,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在黄山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作用,着力将乡村旅游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实现到2020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17%(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实现了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了9.9%;旅游收入实现了1.65万亿元,增长了14.5%;入境旅游人数6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出境旅游6190万人次。从投资看,2015年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比第叁产业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从消费看,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近5年来,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补助贫困地区项目资金达11.5亿元。目前,我国已有800多万人口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
吴文学说,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兴旺”的特点。发展旅游业,重庆旅游规划公司可以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转化成对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整体拉动,带动一个片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活跃。
据国家旅游局消息,未来叁年,旅游投资总额要达到3万亿元;要新增旅游就业180万人,每年带动100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基本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