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受休闲时间碎片化的影响,大城市周边的文旅特色小镇超越着名景点,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由于文旅小镇受到市场热捧,吸引了各地政府、各类开发商,以及各路资本入局。纵观文旅小镇的“淘汰名单”,不难发现,或许成功的文旅小镇源于各有特点,但对于失败的文旅小镇,原因却惊人的雷同。
同质化成为很多文旅小镇的共同特征。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军山古镇等均没有逃脱同质化的魔咒。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例,该项目占地1200亩、斥资3.5亿元,又拥有白鹿原这个大文化滨笔,本身拥有的优质资源却没有被很好利用,开张仅4年就被拆除。
同时,定位模糊、生套概念也是不少文旅小镇的共性。由于没有经过前期调研就盲目开发,这类文旅小镇倒闭不在少数。
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我国文旅产业项目必然逃不开内容上的开发、角力与竞争,如果没有理念内容的植入和创新,必将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那么文旅小镇到底要如何开发才能保证鲜活的生命力呢?
01重中之重是文化核心
做文旅小镇首先要有文旅资源,但很多地方资源贫瘠,这并非热情可以解决的,要深入考虑文旅资源地奠基性和后续性地影响。旅游的根本是文化,文化是心灵的体验。本地的民俗、典故、独特的建筑都是文旅小镇重要的文化元素。通过梳理和提炼,将地方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小镇的建筑形态中,也转化为具有观赏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文旅产物。
独特的文化是旅游小镇树立独特旅游形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中必须注入特色文化,以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精神追求。
文旅小镇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基于地缘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市场决定了小镇中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物和商业业态,而且这种文化特色必须要接地气。
02有特色的产业支撑
要客观对待文旅小镇的产业资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大发展高定位可能会起到拔苗助长的反作用。相比之下,突出特色,稳健寻求可以与旅游结合的增长点,可以更好的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也可借助旅游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配比。通过对核心产业的设计和建设,借助核心产业的市场号召力,将旅游消费力与产业效应进行高度嫁接,比如养生、渔乐、美食、民宿、休闲等,并形成产、供、销、研一体化,从而打造一条带有旅游色彩的闭合产业链,来支撑文旅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03完整的产业体系
一个好的文旅小镇,应该跳出门票经济的误区,全方位地规划住宿、文化、娱乐等功能,把小镇与产业引进相结合,构筑文旅产业生态链。做好“吃喝玩乐购享”等文章,推动消费全面升级,拉长产业链条,释放最大的经济效益。纵观乌镇、华侨城等案例,无不有全面的业态。但业态的规划切忌乱,做成“四不像”产物。因为业态太多,战线太长,资金回笼慢;业态太小,无法带动消费,也无法弥补前期的投入。
04文旅与地产相辅相成
从根本上看,地产与文旅小镇嫁接发展并不矛盾。文旅小镇本身就是要宜居宜业宜游,好的地产不仅可以给小镇提供资金支持,反哺小镇建设,还能给这里的人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和生活服务,反而会给小镇增加活力,让小镇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恰恰有很多缺乏地产开发经验的人开发的小镇,因为不会选择、不会算账、不会运营,盲目投资建设,最终无人问津。
05盈利才是最根本
文旅小镇需要投资建设,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多方共赢的赢利模式。从市场角度来讲,文旅小镇是一个新的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如果没有很好的产物设计、商业模式、投资回报等,社会资本是不会进入的。因此,文旅小镇赢利模式的设计,可以有利于推动小镇笔笔笔模式,政府以委托、特许经营、基金等方式支持,市场化开发、招聘专业公司市场化运营,多元参与文旅小镇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