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财富的积累,如今的乡村旅游规划正在由过去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2014年,国内乡村旅游规划总数达到了36亿人次,人均出游率接近3次。
从需求方面看,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骋顿笔超过3000美元时,乡村旅游规划形式将由观光乡村旅游规划向休闲乡村旅游规划和度假乡村旅游规划转变。
2014年我国人均骋顿笔已经达到了7485美元,游客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乡村旅游规划,更重视在产物消费的过程中获得“休闲体验互动感觉”,得到发自内心的全身心放松。另外,“时间”是乡村旅游规划行为实现的必要条件,近两年来,政府开始着手大力推动带薪休假的落实,这一政策的有效实现,不仅可以释放巨大的乡村旅游规划需求,还会影响乡村旅游规划消费结构的变化,以放松身心、自由体验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
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规划相比观光乡村旅游规划来说,消费链更长,消费对象更加多元化,消费额也更高。因此,其对交通、酒店、餐饮、旅行社、演出、购物、地产业、运动、健康等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也将为乡村旅游规划市场和公司造就巨大的机遇,对整个经济结构将形成复合型带动。我们在做乡村旅游规划十叁规划时,应充分重视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的现实,并有效地促进相关政策配套,适应养生度假、养老度假、微度假等热点需求。
乡村旅游规划将与产城一体化深度结合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规划的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形成游客在异地的规模消费,从而实现“消费搬运”的效应。这一搬运,是乡村旅游规划跨越区域,带动目的地发展的最好手段,主要体现在:1)形成了餐饮、住宿、游乐、购物、会议、养生、运动等综合性、多样化的终端消费经济链;2)带动本地特色产物及产业(比如土特产物、农副产物、历史民俗民族文化产物等)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乡村旅游规划带动的泛乡村旅游规划产业链,并逐步聚集形成产业集群;3)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城市环境美化、保护区域环境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品牌提升、建设精神文明等这些乡村旅游规划带来的既得利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中最强调的新内涵;4)在消费聚集和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带动土地升值、延伸商业地产及休闲度假地产等高利润项目,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持,成为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简而言之,乡村旅游规划产业,依托“消费聚集、产业发展、生态提升、配套优化、土地升值、地产回报”这六要素,具备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巨大作用。特别是乡村旅游规划在区域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优势地位,决定了在未来的5-10年内,乡村旅游规划将会成为未来产城一体化的最优选择之一、中国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度增长最大的动力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