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规划设计假日旅游结构调整首轮盘点
今年年初,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行,陪伴国人近十年之久,并带来假日经济辉煌的黄金周制度开始重大调整,而带薪休假也开始浮出水面,这是国家加强社会保障,彰显民生关怀的重大举措,在改变人们休假方式方法的同时,也对旅游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值此金秋之际,新调整的长假和小长假都已然顺利度过,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组织了课题组,就假日及休闲制度调整及其对旅游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一、假日旅游结构调整首轮盘点
(一)黄金周:曾经辉煌的假日经济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黄金周也曾经给中国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机会,起到了对中国居民旅游启蒙的作用,让很多平时没有时间旅游的人可以在这3个长假中尽情的游玩。
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人士始料不及。据有关统计,全国出游人数7天内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从黄金周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旅游的重头戏,尤其是五一和十一,对不少景区而言,这两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数比重能达到全年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
然而,黄金周同样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集中出行带来的交通、接待、环保、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压力和隐患。不少业内人士也反映,虽然黄金周的旅游人数众多,但“旺丁不旺财”的现象日益明显。今年,国家对假日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五一长假拆成了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四个叁天假期。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进一步实施,人们熟悉的假日旅游结构即将改变,我国假日旅游市场格局也将随之重组。&苍产蝉辫;
(二)十一黄金周
1、十一黄金周――2008年国内首次旅游高峰
重庆旅游规划设计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今年的“十一”格外期盼,而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也不负众望,给旅游产业带来了久违的阳光,局部地区旅游甚至呈现出井喷现象――主要统计数据如下:全国接待游客1.78亿,同比增长22.1%;过夜游客0.43亿,同比增长13.5%;一日游1.35亿,同比增长25.0%;旅游总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4.2%;民航和铁路客运总收入分别问39.31和19.96亿元,同比增长33.8%和35.0%。新的“十一”黄金周几乎实在各个方面,都创下了新高,增长率和往年相比率虽有显著提高,但幅度并不是特别大 (近几年旅游人数同比增长除06年问19.3%外,都在10-12%左右;旅游收入则都在15-20%左右),所以总体来说是稳步增长。
9月29日至10月5日,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以及39个重点城市,分别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和6764万人次,同比都有一定的提升,在住宿、商业、餐饮的方面也都类似,增幅一般都在两三成,旅游形势红火。
2、新黄金周,新特点&苍产蝉辫;
(1)假期提前、高潮延后:与往年长假第二天为旅游高峰不同,今年长假前二天出游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到第4天(10月2日)才迅速形成高峰,同比增幅高达33.42%。这与多年来形成十一出行习惯紧密相关。&苍产蝉辫;
(2)“后奥运旅游”开始显现,呈现多点释放:北京等主协办城市的假日旅游全面升温。在此兴旺人气的带动下,包括川陕等受灾地区在内的旅游也乘势而上,全国旅游市场供需两旺。
(3)自驾游、自助游大幅增长,乡村农家乐火爆。
(三)春节黄金周
春节、五一和小长假的一些情况,本版曾在节前讨论过,这里不再细述(详见www.lwcj.com),历年春节黄金周的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都呈递增态势,增长幅度基本在15%左右,但08年却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主要受冰冻灾害影响,不具有代表性。
抛开特殊影响,休假制度的调整对春节黄金周总体影响应该并不明显,但随着假日和休假制度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春节作为仅有的两个的黄金周之一,在旅游上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加强。
(四)五一黄金周与四个小长假
1、假短人不少
五一黄金周与小长假的情况,重庆旅游规划设计本版也进行过专门的探讨,就五一前三天对比来看,黄金周的缩短,并没有减少旅游的热情,除云南、海南等较为依赖外地游客的省份外,各省份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均有提升,甚至增幅较大。而综合四个小长假,其旅游人数总和,完全不属输与黄金周。在灾害影响严重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成绩算是非常不错的。
就旅游收入而言,来自旅游城市的统计基本都显示,四个小长假和过去的黄金周成绩基本持平;旅行社方面则大多反映四个小长假的总旅游人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只有黄金周水准的八成和七成。这也是和小长假以自助、散客和短线为主的特点是一致的。
2、小长假与其旅游特点
小长假促使旅游市场呈现休闲化、大众化、多元化态势,但是小长假休闲程度不如黄金周,呈现以下新特点:短线游备受青睐,而历年火暴的长线游呈明显下降趋势;乡村旅游、民俗民族游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选择;自由行、自助游、自驾车旅游成为旅游的主要方式。
除了短线游和自助游比重提高之外,四个小长假也有各自的特点,从接待人数而言,五一的人数最多,基本和原黄金周一致;端午人数最少,只有前者的三成;而清明和中秋类似,大约原黄金周一半强。以上特点与所在传统节日的概念和上半年国内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密切关系的:清明节催生春游热潮――人们更倾向于在缅怀先人之余,用多出的假期踏青;五一由于旅游习惯原因,旅游持续火热;端午小长假旅游市场遇冷―― 中长线出游的动力不足,同时又是学生期末考试前,再加上还处在地震灾害的阴影之下;中秋旅游市场不火爆――作为家人团圆之日,加之国庆节黄金周即将到来,中秋离家的意愿不高,但考虑多全家利用这个假期出游,培养感情等情况,相比端午而言,中秋的旅游人数要增加许多。
3、小长假作用分析
其一是分流效应,在保证旅游持续增长的同时,缓解过去黄金周交通不便、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等各种“负效应”影响;
其二是挤压效应,部分长途游需求被迫从五一滞后到十一甚至下年春节,使得仅有的黄金周,尤其是十一的压力更大;
其三是经济效应,也是一般假期所具有的,会刺激经济发展,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表现形式为假日经济;
最后是社会效应,对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的重视,也是国人了解和体验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