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休闲产业的聚集为基础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将更为多样,将会形成集多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城镇经济。旅游小城镇的产业架构体系中,应以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通过休闲产业的多样化开发,形成多样的产业关联式发展结构,进而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及城镇发展需求,兼顾发展农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邮电通讯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其他产业。
2、具备休闲吸引核
旅游小城镇的概念并不是基于行政建制或者各项社会经济学指标,而是对一个以休闲经济为吸引和驱动的区域进行的定性概括。因此,毋庸置疑,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旅游小城镇,都必须有一个或者多个休闲吸引核心。这种吸引核从种类上来说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旅游景点、一个主题公园、一场秀,也可以是当地特有的民风、文化或特产,或者是特色的建筑造型等,正是休闲核心的构建使旅游小城镇区别于其他传统城镇体系,也是旅游小城镇概念提出的意义所在。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小城镇的特色旅游吸引力体系应由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或养生等价值的核心旅游资源实体、景观节点、旅游活动、建筑风貌、多样的休闲业态、特色生活方式等共同构成。特色旅游吸引力是旅游小城镇形成的核心基础,同时也促使旅游小城镇更具标示性。
3、旅居一体化的基础设施
旅游小城镇与旅游景区及传统城镇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既包括本地居民,也包括外地游客(观光游客、休闲游客、度假游客等),因此在构建旅游小城镇时应充分考虑居民及游客的需求,构建生活化的服务系统。服务系统里面既应包括教育、文体、卫生、商业、饮食、服务和行政经济管理等城镇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及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等,更应该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等旅游要素,同时也应包括旅游区必备的专项旅游交通体系、游客中心(含导游服务)、旅游标示系统、旅游邮电服务、旅游卫生设施(旅游厕所、垃圾箱、垃圾收集站等)、生态停车场、游客公共休息设施等,且旅游服务设施在综合配套服务里的比重高于一般城镇。
4、社区参与与居民收益的最大化
提升产业、扶贫扶农、促进效益是建设旅游小城镇的重要目的之一。旅游小城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应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区参与、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
5、优质的人居环境
旅游小城镇由于其基础的旅游接待功能,对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等要求较高,同时旅游小城镇具有承载居民及游客生活的功能,对其人文环境(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个旅游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应具备低碳环保、设施齐全、秩序井然、文化娱乐氛围浓郁、精神文明生活健康丰富等特点。
6、高效的管理系统
旅游小城镇管理相对复杂,涉及旅游开发运营、城镇管理体系等方面,应建立独立的专项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突破行政体制限制,规避多头管理,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实现叁权分离、有效制衡,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要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如行政执法责任人制度、文明办公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服务规章制度(如服务质量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等)、旅游资源管理规章制度(资源和环境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应覆盖完整,不留死角。另外,应积极引进先进管理人才及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加强培训,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保证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配合打造专项的运营平台,积极推动小镇市场运营。
7、完善的保障体系
依托于旅游小城镇的多样性功能,设置旅游小城镇的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发展保障体系(户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环境等)和旅游专项保障系统(发展资金保障、规划设计保障、旅游安全保障、医疗救援保障、营销体系保障、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8、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旅游小城镇应形成特色主题性,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辐射力,休闲业态经营状态良好,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较高。同时,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一定规模。